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纪实
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|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
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

贵州黎平:剪得秋光入画来

发布时间:2023-09-18  来源:中国公共新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公共讯(潘思思 吴光辉)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是幸福的季节。高粱熟了红满天,桂花飘香满枝头,这或许是秋天的常态。可是,在贵州省黎平县双江镇,秋天却别有一番风韵。

农家辣椒秋晒

  城市尚余三分热,秋光先到野人家。当昨夜的田野被秋风渐染,苗岭梯田便被隆隆的“打谷机”声吵醒,茂密的林荫下朵朵灵芝俏皮地钻出地面,似乎在享受秋日里斑驳的阳光,农家吊脚楼里,一串串辣椒晒红了半边天……金色的稻谷、火红的辣椒与村民的笑脸辉映出喜乐融融的甜美画卷,丰富的“菜蓝子”,充实的“钱袋子”,充盈了共同富裕的美丽底色。

梯田秋收风光

  古人说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窗外的落叶打着旋轻轻飘落,一片接着一片,直到铺满小院子,这也许是秋天的真实写照,然而,双江的秋天可不大一样。清晨,当我推开窗门,迎面扑来的是悠悠糯谷香,映入眼帘的是翻滚的稻浪和黄澄澄的玉米地,那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,就像一垄垄金黄色的小珍珠。玉米地里,苞谷裂开了嘴儿,怒放绽开,向远处望去,像一排排列队的士兵,整齐划一。

秋日里钻出地面的灵芝

  秋天的果园是美丽的,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橘子挂满了枝头,房前的柿子树上,大大小小的黄柿子挤在一起,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。不经意间,板栗裂开嘴,秋风吹来,一颗颗坚果从树上蹦下,打在枯枝上、落叶上或棚顶,哆嗒哆嗒地响着,成为这个季节里最美的音符。

被秋风晕染的山林

  秋天的菜园也很美,有羞红了脸的辣椒,她们羞答答地躲在绿叶中,不过,你别小看她们,虽外表斯文,倘若嚼上一口,保证让你泪流。矮矮的茄子树上挂着一个个穿紫袍的茄子,全身长着非常软的刺,像只小刺猬。南瓜则像一位莽汉,他直接掀开层层叶子,露出圆嘟嘟的肚皮窝在地上,在秋风里显得有些微微醉意,别看他样子难看,待到寒冬腊月时,“南瓜汤”可是村民最喜爱的一道美食。瞧,双江的秋天很美吧!

秋收田里稻香鱼肥

  小枫一夜偷天酒,却倩孤松掩醉容。秋天的到来本无声无息,可是农民伯伯总是能很敏锐地捕捉到秋天的踪迹,路过玉米地时,田间的伯伯说了一句:“秋天了,天也高了,也越来越蓝了!”,我抬头仰望天空,确实,天高云淡,就连早晚的风都凉了,站在田间,感受秋天扑面而来的气息,看着人们放下饱食稻香的镰刀,随着弯腰从田里收起一筐筐肥美的稻花鱼,笑容荡漾了整个秋天。双江的秋,无论是从舒适度还是空气的清新度,都是最让人感到惬意的。

美丽的层林秋色

  因为秋天,素日里许多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意境,秋风君临千叶黄那是诗、是变换;秋风起兮木叶飞,吴江水兮鲈正肥,这便是牵挂、是乡愁。在青山隐隐之间,那一片黄、一抹红、一处绿是我们用宣纸无法渲染的,可谓是真正的“天工之笔”了。

秋日里灵芝大丰收

  秋风凌荷,说的是一阵风吹过去,一阵风又吹过来,原本满塘田田的莲叶便乱了,然而,它的根茎却很直,这使得荷塘别有一番风韵。

稻田里的快乐童年

  双江的秋天是幸福的,田野之间,还有一群小孩在嬉戏打闹,随着家人搬玉米、打稻谷、收灵芝,最显眼的是他们用的都是自家手工编织的竹筐来装玉米,或用编织袋装灵芝,扛起来沉甸甸的,脸上是笑嘻嘻的,这样多姿多彩的画面,映出了秋天的生机,倒出了秋天的希望。在忙碌的秋收下,村民收拾院子晒玉米、稻谷、辣椒和灵芝,把这些都晒好过后,再把它们码放得整整齐齐的,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勤耕细种虽然辛苦,喜得金秋仓满粮。

双江镇四寨坝区秋日风光

  伴着清爽秋风,我们年轻干部穿行于阡陌纵横的田野中,访民生、问民情、解民忧,用青春的激情推进驻村工作,在项目建设、基层治理、安全生产、乡村振兴等工作上撸起袖子,以“秋风之劲”直面困难,挑起重担。我认为,新时代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远离家乡,而是为了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,在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时候,我们应该扎根基层,向村民学习、向农户请教,唯有珍惜当下,努力向前,方能像秋天一样收获累累硕果。

秋日里志愿者帮村民装袋稻谷

  双江的秋,对于每个农家来说,或许它的到来并不刻意,但却悄悄营造出了盛大的喜庆氛围,不仅点缀着孩子们的童年,斑斓了岁月,秋天里的明月清风还给我心灵上的启迪,让苗山侗寨里一枝一叶总关情……

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